
中环海味实体店明都森记海味在2020年12月曾接受苹果日报饮食男女访问,我们一起重温下这个报导
原文網址: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20210103/QJ2J5PQ43VCW5JDZ4HWDX6M22I/
出版商: 蘋果日報
出版時間:2021-01-03
半百创业 打造金色花胶王国 发哥 星爷常造访买好货

这个金黄色国度,一直由50岁才创业的老闆打理。货架乾净整齐,一切井井有条,高高的店面,花胶布满了每个角落,四周的柜子、天花的横梁、阁楼上、大门前,人在其中,像被花胶包围,空气中的淡淡鹹香,告诉大家,这是一股属於海的味道。店正中央,放著陈旧四方木桌,这是店的心脏,是一家人的餐桌,也是招呼客人朋友的地方。
不少大厨和名人均是熟客,经常到店买货。
架著眼镜的森哥双眼炯炯有神,说话中气十足,身手灵活,搬货也难不倒他,谁猜到他已届70。过去20年,他每天早上8点开门,整理顾店一手包,连取货都靠自己,从不假手於人,「我自己天天推部车去看货,几十年如一日,自己还有气有力,何必请人帮手!」习惯成自然,日复一日不间断。
真诚得人缘 港星闻风来
由中环走到西环,虽路程不算远,可是贵为老闆,且有点年纪,大可要求店家送货,「我从来都不用叫货!」森哥严肃起来,「我信自己眼光囉!每次都自己挑货,挑最好的。」只要关乎到品质,必认真看待。店内所有产品,贵的如花胶,便宜如虾米,都精挑细选,「进的货要给客人嘛!」坚持,只因要客人买得安心。难怪连明星也捧场,「周星驰(星爷)专吃花胶,当消夜,他妈就会过来买;周润发(发哥)的妈妈呢,就吃日本辽参,他们买的都是好货!」
待客之道,在於真诚,他从不拒人於千里,经常主动邀请客人坐下閒聊,没消费也没关係。访问当日,捧了他几十年场的陶瓷老闆来访,谈谈笑笑,「那麽多年你当老闆亏不少钱啦!」大家又笑了。附近街坊早已是朋友,有熟客更加会邀约喝早茶。「我在中环40年啦!个个街坊都识,有谁不认识!明都老闆嘛!」森哥兴奋说道。
虽然已届退休年龄,儿女亦长大成人,可他就是不言休,没想过就此停下来,不想白费多年来的心血,积极寻找新店面。也许上天眷顾有心人,他最终遇上贵人,才搬至现址,至今6年,「可能我命顺利,我就是有人缘!」回想起以往种种巧合与无奈,他一笑置之,继续向前。
「一个客人今天来买,明天也来找你买,後天又来,就是成功!」香港人惯於用钱去衡量得失,可是森哥却不苟同。「他认为你这家老实,始终不会走,就算你搬了也会回来找你!」
50岁才创业,可谓他人生一场豪赌,只是在他眼中,愿意踏出第一步就已经赢了,「开始时好辛苦,又要找资金、找店面,偏偏当时才刚买房子。」膝下还有3名儿女,仍在求学,幸得太太支持,「我老婆说,自己有能力,一定自己出来做生意。」心口掛个「勇」字,「好啦!赚多少算多少啦!」
患难见真情 朋友抢金援
他笑称自己并非大户人家,亦没有太多积蓄,幸得友人伸出援手,「当时个个走来问我,够不够钱?要多少?」基本开支有了,那货钱又如何是好?「我朋友人都很好,个个都说你拿货回去,卖掉了再来给钱!」患难见真情。
历经市区重建,曾迁店4次。图为卑利街旧舖。
最初卖杂货居多,鹹鱼、章鱼、香菇、虾米、蠔豉,都是中低价乾货,瑶柱只有两叁个品种,花胶也偏向平价,「你有多少麵粉做多大个煎堆(意指有多少本事做多大事业)。」可惜不久後遇上金融海啸、SARS来袭,风高浪急,生意也受影响,可是他未打退堂鼓。
「那时也卖保健汤包、抗疫产品维生囉,没想过放弃。」森哥常言,自己命好,朋友多客人多,即使遇到风浪,也不致没著落,过关斩将,跌跌撞撞又过难关。他眼光好,每当遇上好货他都会购入,「我认为这件货有前途,我就先买了。」不论便宜或贵,不容错过,多少存货,「我不是说买一样回来就马上卖掉,每天都要卖的嘛,我不急!」做生意,讲究机不可失。
公肚(左)才有药用功效,口感亦较好,母肚则功效欠佳。
昔日的小店现已改卖高价陈年花胶,「你看一下我店面,就知我卖什麽为主啦。」款式众多,任君选择。新手必定眼花缭乱,不过森哥有问必答,不嫌麻烦,「花胶即是鱼鳔,有分公母,雄鱼的鱼鳔才有功效,雌鱼的发不起来,也没功效。」公肚多数有明显的气喉隆起,而且中间偏厚,两侧偏薄;相反母肚(雌鱼鳔)没气孔,形状较扁平。
鰵鱼胶养颜 口感像年糕
当中以鱼胶和白花胶的质素较好且常见。「基本上鰵鱼科的鱼,鱼鳔都很好。」鰵鱼胶有补身养颜之效,质地较厚,胶质重,所以浸发後弹牙,口感像年糕,比较黏。白花胶则是药用价值高,据称可止痛、增强免疫力,适用病後欠补,口感爽滑,「炖都不会烂。」
花胶须预先浸发,花1至3天时间,视厚薄度而定。
浸发好的花胶,摸起来有弹性如年糕。
虽然大部分花胶外形相似,但其实价值可以天差地别,而且不一定是愈大愈贵,「几斤重的淡水鲈鱼胶,都不值钱,鹹水花胶,最便宜都港币几万元一斤。」比起淡水鱼及养殖鱼,野生海鱼的鱼鳔更好,因为牠们可以自由地游走,鱼鳔活动量大,因此製成花胶後,口感会较弹牙。
还要留意花胶的新旧,至少都要放上5年以上才有功效,「花胶一定摆得愈久愈贵,无可厚非。」要辨别花胶新旧,就得看色泽,愈深色愈旧,深黄色就是陈年,愈接近黑色就愈老,偏白而透明的就是新货。「还有纹理愈明显就愈旧,不是愈多纹理愈旧。」水分被抽乾,就会形成纹理,因此摆放愈久,纹理更分明。以鰵鱼胶为例,会看到密集的「鸡爪纹」;而白花胶表面就会有清晰的「人字纹」。
花胶新旧可从颜色分辨,旧的呈金黄(左),新的偏白及透明。
「当你要吃的时候,浸一下水,它一吸水,花胶就必然发得好大,特别爽口,特别厚。」语毕森哥慢慢走近收银柜,伸手拉出抽屉,取出一本残破的簿子。原来这本「天书」是他特别为客人製作,里头写上各种海味的功用与浸发方法,「全部都我手写的!」他小心翼翼地翻起一页又一页,泛黄的纸上,布满密麻麻的粗黑字。多年的经验与心得,他无私分享,「如果不会泡发,我就给他看囉,客人回去跟著做就行。」字的一笔一画,都以心思构成。
森哥为客人特製「天书」,写上海味的浸发方法与功效。
如果有客人请求,他甚至会帮忙预先浸发海味,从不计较,寓教於乐。慢慢就拉拢一班较年轻的熟客,像米其林星级的VEA餐厅大厨郑永麒(Vicky)就常来采买请教,和森哥惺惺相惜。「老人家懂买,年轻一代不懂,都是老爸老妈煮来吃,哪里会懂。老爸老妈走了,还以为是垃圾丢掉,就有人捡到来问我,我说那就花胶囉。」森哥说。
香港昔日贵为渔港,渔业兴旺,海味店也随之发展蓬勃。七八十年代,不少本地渔民会自曬白花胶,品质相当高,「水质好,海产必然好。」随著生活水平提升,人们对吃开始有所要求,花胶需求大增,可是水质污染也渐趋严重,生态环境被破坏,供应大大减少。加上时代更替,香港摇身一变成为金融重地,渔业也随之式微。
现在大部分海味都来自东南亚、南非等地,香港本土出产的花胶几近绝迹,「好的花胶基本上卖一块少一块,卖出去了,真的找不回来。」
物以稀为贵,店内有不少陈旧花胶都是私人珍藏,在外头有钱也买不到。此时森哥走向一个胶柜,随手拿起一片,「1970年的货,非卖品,我留给女儿,有机会生孩子嘛!」他笑言曾有客人欲出高价收购,他都不为所动,亲情胜於一切。「卖块宝贵花胶出去,回来的钱也没用,感情是钱买不到的。」平日不时板著脸的他,此刻却不怕肉麻,淡然道出心底话。
幼子曾嫌土 如今愿接棒
时光转眼飞逝,虽然森哥从不觉得工作辛苦,可是仍不得不承认将要退下火线,「我日日都来开店,你叫我不做,真有点捨不得。」不忍心血就此终结,他坦言希望下一代接手,「如果(後代)不接,再做几年就退休囉。」他轻声叹道,却掩盖不了失落。
其实幼子关勇沂(Roy)数年前已回店帮忙,希望有多点时间陪伴老父,也有意继承生意。他小时候曾认为海味行业又闷又老土,没有兴趣入行,对爸爸教导更是左耳进右耳出,因为大多数客人都是老人家和家庭主妇,小朋友当然会觉得无聊。长大後认识多了,想法慢慢改变,「我觉得海味好吃,好吃的东西我想所有人都喜欢,不过可能是嫌处理麻烦,就少去接触。」
Roy本来就读摄影,毕业後一心从事相关行业,「那个年纪,都想出去拼一下!」他笑著。其实森哥一直没有要求子女接手,「喜欢做什麽就去做,给我们的自由很大。」踏入社会工作数年後,才明瞭爸爸的辛酸,「知道他一直以来都很辛苦,回来後感受好深。」人还是要有所经历,才有所成长。
拼搏了20年,森哥无悔当初的决定,「店就是我第二生命。」他嘴角扬起,皱纹也笑了,彷彿在告诉大家,即使身体老了,心境也不会老。